水仙花的品種簡介
水仙又名中國水仙,在中國,水仙一般作為年宵花卉來進行栽培,并且在我國已經有一千多年的栽培歷史了,為中國十大名花之十。
水仙的鱗莖卵球形。葉寬線形,扁平,長20-40厘米,寬8-15毫米,鈍頭,全緣,粉綠色?;ㄇo幾與葉等長;傘形花序有花4-8朵;佛焰苞狀總苞膜質;花梗長短不一;花被管細,灰綠色,近三棱形,長約2厘米,花被裂片6,卵圓形至闊橢圓形,頂端具短尖頭,擴展,白色,芳香;副花冠淺杯狀,淡黃色,不皺縮,長不及花被的一半;雄蕊6,著生于花被管內,花藥基著;子房3室,每室有胚珠多數,花柱細長,柱頭3裂。蒴果室背開裂。花期春季。
中文學名:水仙
拉丁學名:Narcissus tazetta L. var. chinensis Roem.
別稱:凌波仙子、金盞銀臺、落神香妃、玉玲瓏、金銀臺、雪中花、天蒜等
二名法:Narcissus tazetta chinensis
界:植物界
門:被子植物門
綱:單子葉植物綱
目:百合目
亞目:百合亞目
科:石蒜科
屬:水仙屬
種:多花水仙
變種:水仙
命名者及年代:Roem.,1847
英文名稱:Narcissus
詞條相冊
水仙花的栽培管理要點
水仙花在我國是非常常見的觀賞花卉,但是水仙花往往需要經過幾個月的栽培才能夠開出漂亮的花。一般,大家都希望自己的水仙花能夠在過年前就能開花了,這樣也能夠增添節日氣氛,那么想要栽種出健康漂亮的水仙花應該怎么做呢?
1、挑選種球要有講究,主要注意看形狀、觀顏色、按壓感三大要點??葱危簝炠|的水仙鱗莖,一般個體大、形扁、質硬,表皮縱脈條紋距離較寬,中膜繃得很緊,皮色光亮,根盤寬大肥厚。
2、選擇適當的生長環境。水仙性喜陽光、溫暖,要求空氣濕度大,不甚耐寒,且怕炎熱,營養生長期需要濕潤而又不積水的沙質的土壤。水仙和其它宿類多年生草本花卉不同,它具有秋季開始生長,冬天開花,春季貯藏養分,夏季休眠的特點。
3、正確選擇水培法或土培法對水仙進行栽培。
土培法家庭較少采用,即利用大多數潤土花卉的培養法來栽培水仙。于10月中、下旬,用肥沃的沙質土壤把大塊鱗莖栽入小呈有孔的花盆中,栽入一半露出一半,鱗下面應事先墊一些細沙,以利排水。
4、預防“啞花”。
所謂“啞花”,是指水仙在水養過程中,花葶中途夭折,花蕾枯萎或花蕾未開先衰的現象。“啞花”現象主要由以下幾種原因引起。
水仙花的繁殖方法與注意事項
水仙花一般都是需要經過幾個月的種植才能夠開花,有的花友在自己的水仙花花期過了之后就會想要自己動手來進行繁殖了。但由于水仙花是比較有名的球種花卉,所以繁殖的方法比較特別。
一、側球繁殖
這是最普通常用的一種繁殖方法。儲球著生在鱗莖球外的兩側,僅基部與母球相連,很容易自行脫離母體,秋季將其與母球分離,單獨種植,次年產生新球。
二、側芽繁殖
側芽是包在鱗莖球內部的芽。只在進行球根閹割時,才隨挖出的碎鱗片一起脫離母體,揀出白芽,秋季撒播在苗床上,翌年產生新球。
三、雙鱗片繁殖
1個鱗莖球內包含著很多側芽,有明顯可見的,有隱而不見的。但其基本規律是閑兩張鱗片1個芽。用帶有兩個鱗片的鱗莖盤作繁殖材料就叫雙鱗片繁殖。其方法是把鱗莖先放在低溫4~10℃處4~8周,然后在常溫中把鱗莖盤切小,使每塊帶有兩個鱗片,并將鱗片上端切除留下2厘米作繁殖材料,然后用塑料袋盛含水50%的蛭石或含水6%的砂,把繁殖材料放入袋中,封閉袋口,置20~28℃溫度中黑暗的地方。經2~3月可長出小鱗莖,成球率80~90%。這是近年開始發展的新方法,四季可以進行,但以4~9月為好。生成的小鱗莖移栽后的成活率高,可達80~100%。
四、組織培養
用MS培養基,每升附加30克蔗糖與5克的活性炭,用芽尖作外植體,或用具有雙鱗片的莖盤5×10毫米作外植體,PH值5~7;裝入20x100毫米的玻璃管中,每管10毫升培養基,經消毒后,每管植入一個外植體,然后在25℃中培養,接種10天后產生小突起,20天后成小球,1月后轉入在含NAA0。1/毫克1/2MS的培養基中,6~8周后有葉、有根,移栽在大田中,可100%的成活。用莖尖作外植體的,還有去病毒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