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觀賞鳥飼養
- 澳洲大頭曲頸龜的養護方法
- 澳洲大頭曲頸龜生長速度較快,50G的幼體半年可以長3倍以上。而成體的澳洲大頭曲頸龜長得遠沒有幼體時那么好看。顏色退淡,頭部條紋也減弱。所以如果以觀賞為目的而飼養時就要控制投喂,宜少不宜多。[詳細]
- 2014-07-02 0個評論 0個喜歡 3407次瀏覽
- 澳北盔甲龜的養護知識
- 澳北盔甲龜分布于澳洲北部的河流沼澤區,適宜生長的溫度是攝氏21~28度。最大40cm。頭頂帶有大塊的角質皮膚,頸短小,眼下方帶有一條淡色的條紋,一直延伸到頸部。[詳細]
- 2014-07-01 0個評論 0個喜歡 2903次瀏覽
- 艾氏擬水龜生活環境介紹
- 艾氏擬水龜分布在中國福建和貴州等地,棲息于位于海拔500米的山間小溪和水流平緩的池塘;對于艾氏擬水龜的物種有效性尚有爭論,不過英國雜志“NATURE”撰文指出,美國學者James Parham和中國學者史海濤試驗證實:艾氏擬水龜是黃喉擬水龜與三線閉殼龜的雜交種。[詳細]
- 2014-07-01 0個評論 0個喜歡 3811次瀏覽
- 艾氏擬水龜的養護方法
- 艾氏擬水龜棲息于丘陵山區急流緩沖地段或回水處。雜食性,喜食魚、蝦、螺、昆蟲,也偶食香蕉等果實。5~9月產卵,年產卵2~3次,每次產1~5枚,卵重13克左右。龜仔頭部橄欖青色,又叫青頭龜仔。[詳細]
- 2014-07-01 0個評論 0個喜歡 3706次瀏覽
- 暗色吸蜜鸚鵡的食物要求
- 暗色吸蜜鸚鵡飛行的高度非常高,且在飛行時會發出很吵雜尖銳的叫聲,所以很引人注意,喜愛在枝頭間活躍地爬來爬去,主食為花蜜、昆蟲與水果,常發現與彩虹吸蜜鸚鵡一塊覓食,野外繁殖期約在8~10月。[詳細]
- 2014-06-30 0個評論 0個喜歡 902次瀏覽
- 暗色吸蜜鸚鵡的生活環境要求
- 吸蜜鸚鵡有幾個其他鸚鵡所沒有的特征。這群鸚鵡大多羽色鮮艷、而它們的主食以花粉、花蜜、與果實為主,與一般的鸚鵡以谷物為主有著很大的不同。為了能夠適應環境,它們的喙比一般鸚鵡的長、而且舌頭也相對的細長、更特別的是舌頭上有刷狀的毛,我們稱為刷狀舌,用這些的不同之處以方便...[詳細]
- 2014-06-30 0個評論 0個喜歡 703次瀏覽
- 暗色吸蜜鸚鵡的飼養要點
- 暗色吸蜜鸚鵡廣布于新幾內亞,沙拉瓦第、西巴布亞群島等地。群居性很強,常常大群的聚集,且發出吵鬧的鳴叫聲,非常倚賴花木的存在,花木的花蜜及花朵是它們最重要的食物來源,覓食時非常吵雜且有侵略性.[詳細]
- 2014-06-30 0個評論 0個喜歡 3306次瀏覽
- 關于埃及陸龜的養護知識
- 埃及陸龜在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紅色名錄列為極危,由于自然生活環境的破壞,以及人類的濫捕造成了埃及陸龜在埃及已經瀕臨滅絕?,F在在市面上還流通著一些埃及陸龜,我們沒有辦法阻止這種買賣行為,但是建議新手不要養埃及陸龜,因為埃及陸龜是比較難飼養的品種。[詳細]
- 2014-06-30 0個評論 0個喜歡 1200次瀏覽